首页 / 书院生活

初心化墨 青年笔耕 | 徐特立精神红色剧本杀创作圆满完成

初心化墨 · 青年笔耕

徐特立精神红色剧本杀创作

圆满完成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北京成人头条特立书院“初心化墨——徐特立精神红色剧本杀创作实践团”在2025年暑期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徐特立先生的革命生平与教育精神为灵感,尝试将红色文化与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剧本杀形式相结合,探索红色精神传播的新路径。


image.png

探寻精神源泉:以徐老生平为底色


徐特立先生作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更是特立书院师生共同敬仰的精神楷模。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暑期,广泛深入查阅历史文献、细致整理各类珍贵史料,并前往徐特立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教育场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image.png


在随后紧锣密鼓的创作阶段,成员们在专业作家的指导下巧妙地将文字记录与历史图像进行艺术化拼接与重构,徐老一生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被转化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与道具,让革命精神为更多同学所了解。


image.png


共创青春表达:从零到一的完整作品


团队成员们展现了卓越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依据个人特长与兴趣,团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包括:剧情主线和人物支线撰写,绘制角色卡与线索卡,机制串编和逻辑设计,插画补充与道具制作...经过多次的讨论、修改与优化,让一部包含完整剧本文本、详尽角色设定、精美地图美术、多样化线索卡牌以及丰富实体道具的红色主题剧本杀作品得以成功诞生。


image.png

image.png


故事以一场拍卖会为舞台展开。拍卖的物品并非寻常古董,而是承载革命记忆的遗物:泛黄的信件、用旧的书籍、磨损的笔记本...玩家分别化身教师、学生、革命志士、普通百姓等角色,通过交换线索、运用技能与解读谜题,一点点揭开隐藏在遗物背后的故事。随着真相逐渐拼合,徐特立精神所代表的坚定信仰与教育初心,也在玩家的思考与抉择中被重新点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创作完成后,团队成员们还在书院社区组织了培训与实地试玩活动。通过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剧情发展,他们切实感受到红色剧本杀形式下的历史沉浸感与精神感染力。


image.png

image.png


留下文化成果:可展示、可传承、可复用


“初心化墨”并非一次性的实践尝试,而是凝练为书院长期可用的实体成果。成品剧本杀已整理成册,并配套道具包,这一成果未来将陆续在书院团委实践部组织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各班级的团日活动中进行推广使用,让更多同学能够通过这种参与性强、体验感佳的新形式,深刻理解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伟大坚守,从而自觉赓续红色血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作品也将长期存放于特立社区鹰翔驿站和心语小屋公共空间内,以方便全体师生随时自由借阅体验,使其成为一处流动的、活化的红色文化教育站点,也确保这一创新育人成果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


image.png


成员感悟:在创作与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


在这次红色剧本杀道具制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真实”的重要性。从仿古设计的《徐特立教育文集》到做旧处理的断指血书,每件道具都需要反复推敲历史细节。当看到道具成为玩家沉浸剧情的关键线索时,我深感红色教育可以通过创新形式“活”起来。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更让我明白:传承红色精神,需要严谨的态度,也需要青春的巧思。

——特立书院本科生 王艺冰


在这次剧本杀创作中,我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对人物塑造的思考。我负责的角色是乔栖和墨许攸,这次写作让我明白,人物不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工具,而是与剧情相互塑造的结果。在写作过程中,我也重新思考了信仰、利益、合作与孤独,这些选择背后其实都折射出对现实的理解和反思。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让我在写作中不断反思,也收获了意外的感动。

——特立书院本科生 萧雨


image.png


结语


“初心化墨”红色剧本杀实践,是一次青年学子用创意回望历史的探索。它不仅为特立书院留下了可复用的文化成果,更让参与的同学们在创作、体验和传播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这种青年化的表达方式,推动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让徐特立精神在新时代校园中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